那时,先皇后少在人前练字,陆氏便是看过先皇后手书,也不会将其和亦安的字联系起来。

况且陆氏作为掌诏女官,起草诏令和在脉望楼阅读古籍便占去她一整日的时间,对先皇后的手书只有些许印象也算正常。

那时候征召有才学的女子入宫作女官,是有隐形福利的。脉望楼的藏书便是其中之一。没有这天下第一楼作诱饵,不见得会有那么多名门女子自愿入宫。虽说当女官是个体面差事,但到底和家里人见面少了。宫墙巍峨,不是等闲人家,根本不能时时见到女儿。

先皇后算是极宽和的,一月里许亲人在京的女官们回家探亲一回,亲人不在京的女官,便没有这个待遇了。

陆氏做了近三年女官,与先皇后是熟稔的,只是不像临清公主自小就长在先皇后膝下,舞阳长公主更是自先皇后册立时便与之相识。到底年岁浅些,陆氏只管做好女官本职内务,私下里并没有翻看先皇后手记,接触到先皇后字迹的时候不多。而今过去十来年,恐怕连先皇后什么模样,都记不清了。

临清公主和舞阳长公主觉得相似,也只是观者自意罢了。

想不通其中缘由,陆氏索性不再去想。反正这件事对亦安来说不算坏事,舞阳长公主和临清公主都是性子比较好的宗室,一不跋扈,二不骄纵,能得两位公主的青眼,说明亦安确有吸引两位公主的某些特质。

“你们今儿都累了,回去早些歇着吧。”嘱咐完要紧的事,陆氏便也不留姑娘们说话。她也是赴过各类宴的,知道宫里贵人们行宴,多半是累人的。

亦真领着妹妹给陆氏行礼,随后对亦宁和亦安抿抿唇,露出温暖的笑意,便回明德堂去了。

亦宁与亦安各自道别,亦安将怀中的乌木匣子交给绿漪,自己顺着抄手游廊回碧云馆,顺道欣赏下沿途的景致。

回到碧云馆,亦安吩咐绿漪,“把这两块墨收好,等我正用着的那块完了后,便取一块来接着用。”亦安不是得了好东西就攒起来的性子,尤其是墨条这种消耗品,无论是亲爹给的,还是祖父给的,亦安都照用不误。如今到了公主这里也是一样,欢喜得了好墨是一回事,也不耽误亦安用它写字。说不得也让她感受下,什么是天家气象。

绿漪应是,妥帖地把墨收好。

章节目录